(通讯员 代小龙)9月26日,公司组织了四川安装“善建·峰擎者”计划之领导力专题培训。在吴隆增教授一天的精彩授课中,内容既接地气又直击本质,其诙谐幽默的讲授方式让我受益匪浅。课程重点剖析了“华为”和“安踏”两大熟知品牌,尤其让我重新认识了华为——它不只是一家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公司,更是一家“人才经营公司”,通过持续培养和输出顶级人才,构筑了华为强大的组织韧性和创新活力。这堂课使我对于领导力的理解,从模糊的“管人理事”,转变为清晰的“带领团队打胜仗”的系统能力。
以下三点感悟,愿与各位分享共勉:
一、领导力的根基在“自我校准”,要懂得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
课程中的“四象限工作法”令人深思:我们常常陷入那些占比80%却仅产生20%成效的事务性工作,却忽视了战略规划、人才建设等虽重要却不紧急的核心任务。忙碌的领导并非好领导,我们每天应留出2至3小时进行深度思考。任正非的“长期主义”与邓小平“抓大放小”的理念相呼应——真正的领导者应跳出琐事,专注于“做正确的事”,而非仅仅“正确地做事”。更触动我的是“无私无畏”的修己之道,华为的“自律宣言”提醒我,领导的权威并非源自职位,而是源于不谋私利的公正和直面问题的担当。唯有先管好自己,方能有效凝聚团队。
二、领导力的核心在“用人成事”,实现“长板拼接和梯队成长”
“团队补短板,个人做长板”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对“全能人才”的固有认知。任正非所言的“歪瓜裂枣”,实则是企业的瑰宝——正如余承东这样虽存争议却业绩斐然的人才,只要价值观契合、责任心强,就应大胆启用。而人才培养绝非纸上谈兵,华为的“训战合一”“导师制”和“三级后备接班”体系表明:优秀人才是在实战中磨出来的,优秀领导是在培养接班人中炼出来的。我们需在工作中发掘员工的优势,借助每个人的“长板”将团队这个“木桶”打造得坚不可摧,装载更多“工具”、拓展更大“容量”。
三、领导力的底色在“凝心聚气”,做到“以心相交与价值共享”
“人心散了,队伍就不好带了”,这句话精准地点出中国团队管理的核心要义。课程中“修己安人”的智慧让我深刻领悟到,中国人注重“心”的凝聚,管理不应依赖强制管控,而应建立在尊重与关怀的基础之上。华为倡导的“以客户为中心”和“以奋斗者为本”,本质上是在构建组织与员工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鸣。而“利益分享”更是维系人心的关键所在——曾国藩“利可共而不可独”的古老教诲,在华为的激励体系中得到了生动实践。通过让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,使核心员工成为事业共同体,团队才能从“雇佣军”蜕变成为“正规军”。
任正非说:用最优秀的人来培养更优秀的人!在战斗中成长,用优秀的战斗员来训练战斗员!检验培训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会不会打仗!这句话让我回想起年初职代会徐董事长提出的“一切为了打胜仗!一切为了长期打胜仗”的战略目标,让我们以“知人善任”激活团队,以“修己安人”凝聚人心,努力成为能带领团队打胜仗的“峰擎者”。